中宏網品牌10月23日電 龍江縣位于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交匯處,地處世界黃金種植養殖帶,是全國產糧大縣、黑龍江省畜牧養殖大縣。這里天高地闊、草肥水美、交通便捷,是一片充滿生機的興業熱土。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越的營商環境,讓落戶在這里的臺商龍江元盛和牛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江元盛”)不斷發展壯大,先后榮獲國家級肉牛標準化示范場、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主食加工示范企業及“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等多項光榮稱號,尤其在2024年榮獲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頒發的“科技金獎”。成為黑龍江省和牛養殖屠宰加工的龍頭企業。
龍江縣豐沛的水利資源
天時地利 興業熱土
招商引資是發展經濟的源頭活水。2004年,龍江縣將龍江元盛引進落地。20年來,縣委、縣政府親商、扶商、重商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并按照“招、落、服”的工作思路,精準問政、精細問需,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天高地闊、草肥水美和牛飼草
龍江元盛落地伊始,龍江縣各級政府部門在選址、開工建設、審批手續上主動上門服務,成立工作專班,下沉項目一線,緊盯節點,倒排工期,保障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等項目基礎配套設施的良好運行。同時,協調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做到簽約即拿地、入場即開工,有效規避了市場風險、金融風險、建設風險,不到兩年時間企業就正式投入生產。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2011年8月,龍江縣委、縣政府積極支持企業引進新西蘭、澳大利亞純種和牛及稀缺的優良肉牛品種,帶領企業多次往返省政府、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支持和幫助。從2012年12月到2013年9月,該企業兩次從新西蘭、澳大利亞買進1699頭純種活體和牛、38頭基礎母牛和11頭血統系譜的純種公牛。
新西蘭血統的純種公牛
為了扶持這種稀缺的優良和牛養殖繁育,龍江縣政府先后出臺了購牛補助、凍精免費、生犢補母等一系列產業配套扶持政策,健全完善畜牧繁育改良體系,全力推動高端肉牛產業健康發展。
龍江縣畜牧獸醫局局長劉曉東介紹,為了扶持企業,政府免費為龍江元盛提供1000畝牧場用地和2萬畝草原,并整合鄉村振興資金建設多個牧場用于發展高端肉牛產業。在各級政府扶持下,龍江元盛從一家小屠宰場發展成為投資10億元以上、從事和牛全產業鏈的企業。2023年公司屠宰加工1萬多頭牛,營業收入達到14億元。
近年來,龍江縣政府各級部門協力合作,深入企業,保暢通、保生產,確保企業生產運行有序進行;通過政策解讀,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政策支持,獲得政府補助資金232.64萬元。為了打造龍江縣自己的地方品牌,故將產品命名為“龍江和牛”。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優越的營商環境,厚植了企業發展的沃土。今年10月,龍江元盛在屠宰加工10萬頭肉牛的基礎上,又有一個年屠宰10萬頭的加工廠投入生產。2023年,該公司主營收入168489.63萬元、稅金1962.22萬元;截至今年7月末,主營業務收入106144.45萬元、稅金3734.79萬元。
保證品質 滿足市場
據介紹,烹飪和牛肉可分為煎烤、涮鍋、鮮食三種,由于和牛的部位不同,則有不同的名稱及烹飪方式。“龍江和牛”肉質鮮嫩、軟香、入口即化、肥而不膩,肌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營養價值高。
和牛的繁殖、飼養,生態環境極為重要。龍江縣地處北緯47°,是世界公認的“黃金養殖帶”,又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肥沃的黑土地富含氮、磷、鉀,飼草茂盛,非常適合肉牛生長。飼養和牛必須做到600天全程谷飼喂養,選用優質的蓿草和精飼料,每天飼喂3次,幫助和牛適度運動并且每天人工刷拭一次。冬天和牛必須飲用溫水保護其胃腸通暢,定時定量地喂養使其形成規律的生物鐘。每天給和牛播放音樂,讓其心情愉悅,肉質才能更加鮮活可口。
龍江縣北47度世界黃金養殖帶
定時喂養和牛
為了保證高端和牛品質質量,滿足市場供應,龍江縣政府免費為農民飼養提供和牛種牛冷凍精液,改良傳統肉牛品種,進行和牛胚胎培育,擴大和牛繁殖,增加和牛產量。
化驗人員正在做和牛金屬檢測
龍江元盛副總經理蔡承達介紹,公司與當地農戶合作,大量推廣繁育改良和牛,犢牛由當地農戶養到6個月后由公司進行達標采購,1頭200公斤的犢牛采購價在1.1萬元左右,農民能賺7000元,是普通肉牛的2倍,此舉極大地調動了農戶改良傳統肉牛品種的積極性。犢牛采購后,由公司專業化飼養1個月后出售給當地的養殖大戶,或由合作社經過18至20個月育肥后,再由公司重新采購進行屠宰加工。
工人正做和牛部位切割
連家崗村民翟慧斌是當地防疫員,負責和牛改良工作。“現在想養‘龍江和牛’的村民越來越多,1個月最多改良近50頭。”翟慧斌說,改良1頭牛服務費150元,僅靠此項工作,他1年就能賺10多萬元。
從源頭上把控口感,是保證顧客高品質體驗感的首要條件。“龍江和牛”經過活牛入圈,經宰前檢驗、宰殺、排酸、分割、稱重、速凍、金屬檢測、內包裝、裝箱到冷藏出庫,科學嚴格的加工工藝,確保精心培育的“龍江和牛”加工處理后瞬間鎖住鮮味,給予客戶極佳的舌尖體驗。
和牛肉質花紋明顯,名副其實的“雪花肉”
飲水思源 回報社會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天時、地利、人和讓龍江元盛迅速發展,“龍江和牛”的高端品牌十分暢銷,產品供不應求,從養殖到餐桌逐漸形成了“龍江和牛”產業鏈,成為縣域經濟核心企業。目前,公司純種和牛存欄8500頭、種公牛136頭,預計到年末和牛飼養總量可達10萬頭。龍江元盛能有今天的發展,沒有忘記縣委、縣政府20年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政策扶持。飲水思源,他們決心用自身產業優勢帶動全縣和牛養殖事業的發展,幫助農民致富。
龍江元盛推出“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與農民養牛戶采用訂單模式采購6月齡改良犢牛,價格高于市場20%。每交售一頭改良犢牛,獎勵改良戶400元。哈拉海鄉西里村71歲的農民程廣財告訴記者,一開始簽訂協議怕養了達不到企業采購標準,后來發現只要科學飼養就能得到滿意的收益。最近幾年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去年他一共養了27頭和牛,掙了30多萬元。
此外,龍江元盛還采取了“國有資產+龍頭企業合作”的模式。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了龍江現代化牧業示范場,即龍江元力養殖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保底收益,按比例分紅,其固定資產國有性質不變,牧場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走路上班10分鐘就到了,既能照顧家還不耽誤務農。”在元盛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場擔任修割工的景星鎮永發村農民曾麗敏說,每個月能掙六七千元,她已經在企業干了15年,家里還買了汽車。
元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秀祚介紹,公司設計規模為每年屠宰肉牛10萬頭,生產旺季時工廠有600多名工人,月平均工資5000元左右。
目前,高端肉牛產業已成為龍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龍江縣每年參與高端肉牛繁育改良的養殖戶高達4000戶,養殖戶今年預計交售和牛改良犢牛8萬頭以上,帶動養殖戶多增收入4億元以上。同時,充分發揮了高端肉牛產業聯農帶農作用,帶動本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2000多人。
和牛牛舍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龍江縣依托元盛和牛聚力發展高端肉牛產業,蹚出了一條鄉村產業振興的新路,不僅讓農民直接從養殖業中獲利,還實現了農牧業循環發展。
劉曉東介紹,龍江縣多個合作社、種植大戶與元盛和牛簽訂青貯飼料種植協議,同時消納肉牛養殖糞肥用于種植青貯飼料,已逐步構建起“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
龍江縣依托龍江元盛發展高端肉牛產業,這是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如今,龍江縣立足產糧大縣、畜牧大縣的實際,逐步將傳統養牛業升級為高端肉牛產業,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扶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補足產業發展鏈條,實現了縣域經濟發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王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