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山東省淄博市的名字火遍全國,成為眾人爭先前往打卡的地方。這中間,首先是因為該市實行“開放式管理”模式,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性政府,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對城市實行科學化人性化管理,讓人民增強了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淄博美食:淄博燒烤一一雜糧煎餅卷烤肉,也發揮了誘人的作用。可以說,對游客產生了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說到這里,圍繞著這一淄博名吃,當地民間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故事流傳。相傳洪武皇帝早年,朱重八(即朱元璋)16歲時曾流浪至山東青州核桃園崔員外家放牛。有一天,朱重八這個放牛倌,帶著十幾個放牛娃趕著牛來到牛山西麓,牛在山坡上悠閑的吃草,孩子們一陣追逐打鬧后覺得無聊,便開始做起了演拜皇帝的游戲。他們用石頭壘了一個高臺,剛開始有兩位牛娃戴上草帽(皇冠),朱重八帶領眾牛娃跪拜時,石頭產生崩塌,人就溜了下來。輪到朱重八坐上去,眾牛娃們跪拜有模有樣,有牛娃打趣說“皇帝”呀我們餓了,能給我們賞賜好吃的嗎?朱重八就假借著“皇帝”的名頭,指著一頭正在吃草的小牛說,把它殺了吃牛肉。可他們除了身上帶的砍柴刀,什么炊具也沒有。朱重八就“命”眾牛官們四處去借鍋。大家一商量,有的去了附近的寺廟,有的去了溝西村里(終村),可到頭來,一個個灰頭土臉,鍋沒借著,村里人還要揍他們,把他們當要飯的了。當然,他們也沒空手而歸,順便要了些五顏六色的雜糧煎餅回來(為什么說五顏六色呢?因為各家攤的煎餅糧食不一樣,顏色自然也是五花八門,其中蕎麥瓜干煎餅算是好的了)。這就是雜糧煎餅卷烤肉的由來。
淄博燒烤三件套的小餅,是后人圖方便改的白面餅,并非正宗。正宗的應該是雜糧煎餅。由小米、玉米、豆子、麥瓜干做的煎餅。明朝年間應該是蕎麥、高粱、玉米,豆子水泡透后上石磨磨糊,用鏊子攤烙而成。雜糧煎餅有一股濃郁的糧食五谷之香。雜糧煎餅卷烤肉的香味是一種五谷香加烤肉的混合香,香味濃郁而不膩。帶麩皮的糧食含有胚芽,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硒、鋅、鍶等有益抗癌元素和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特別是對三高病人、便秘、代謝疾病等有食療之效。山東人煎餅卷大蔥是傳統家常便飯,齊魯大地的名片。而雜糧煎餅卷烤肉才算7是正宗。(根據民間故事整理 整編人:許剛 老徐啦呱工作室)
關于中宏網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一63360683
Copyright ? 2016-2024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